测序技术、芯片技术、SNP分型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区别
测序技术——是将一段基因上所有的碱基对进行排序,并能把一些隐藏的、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碱基对进行排序。
芯片技术——是将基因片段有序的固定在玻璃载体上,用荧光标记将被检测者的DNA片段与之杂交,将结果扫描、软件提取的一种生物学分析手段。
芯片技术、SNP分型技术都是在测序技术的基础上锻炼而来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通过率,然而芯片技术由于存在很多人工的误差,使检测的准确率打了折扣,而测序技术由于工作量巨大,故检测时间较长,但准确率是最高的。
No10
DNA测序技术检测
利用一种DNA聚合酶来延伸结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直到掺入一种链终止核苷酸为止。每一次序列测定由一套四个单独的反应构成,每个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并混入限量的一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酸(DDNTP)。由于DDNTP缺乏延伸所需要的3’-OH基因,使延长的寡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G、A、T或C处终止,终止点由反应中相应的双脱氧而定。每一种DNTPS和DDNTPS的相对浓度可以调整,使反应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产物。它们具有共同的起始点,但终止在不同的核苷酸上,可通过高分辨率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同的片段,凝胶处理后可用X-光胶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检测。
基因的特性有DNA碱基序列决定,DNA序列分析(SEQUENCING)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进一步认识、改造目的的基因的基础。通过DNA序列分析,可以了解基因的精细结构,获得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基因的突突及功能的影响,帮助人工合成基因、设计引物,以及研究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等等。
DNA测序是在高分辨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SANGER等于1977年提出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其二是MAXAM和GILBERT于同年发明的化学降解法。这二种方法在原理上差异很大,但都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A、T、C、G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凝胶上电泳,进而获得DNA序列。化学降解法只需要一种化学试剂,重复性好,容易掌握;而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需要单链模板、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及高质量的DNA聚合酶。随着M13噬菌体载体的发明和运用,合成的引物更容易获得以及测序技术不断改进,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已被广泛应用。
检测的时候,把受检者的DNA从其血液、口腔黏膜或其它细胞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用PCR技术将待检测的基因片段定位并大量复制,最后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基因测序、SNP分型,凝胶电泳等方法判断待测基因的基因型,从而对相应疾病的患病风险进行预测或对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强弱代谢进行分析。
人的一生需要做几次检测?
人的一生只做一次基因检测就可以了